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升温的当下,插电式混动车型凭借“可油可电” 的灵活属性,成为不少家庭代步的优选。然而,“纯电续航短、补能频繁”的痛点,让不少预算卡在十万级区间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既要兼顾日常通勤的用车经济性,又想避免中长途出行时的里程焦虑,似乎成了一道难以平衡的选择题。就在大家对高性价比长续航插混车型的需求愈发迫切时,比亚迪和吉利先后察觉到了这一市场空白,迅速发力。具体来看:
前些时候,比亚迪官宣“大电池”版本的秦L DM-i,除了10.08kWh、15.87kWh这现有的两种容量的电池包外,新增20.79kWh的电池包可供选择。
作为参考,现在120公里版本的秦L DM-i,用的是15.87kWh的电池。而采用20.79kWh电池包的新版本,纯电续航里程130公里,看似只多了十公里,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13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在工信部申报信息中并未注明测试工况。
也就是说,这个13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可以是WLTC,也可以是CLTC。这就有点意思了,毕竟若是按CLTC计算,这个提升并不算大,但若是按WLTC算,那还是蛮有吸引力的。毕竟现款秦L DM-i的WLTC最大纯电续航也才90公里。
不过话说回来,为了这5度电的升级,要掏多少钱?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现在顶配120公里的版本车型售价13.98万,入门11.98万元,如果顶配卓越版换新电池,那指导价肯定在14万以上了。入门的领先版,再怎么也要到12万大几,接近13万的一个定价。
当然,也不排除比亚迪会通过配置调整来拉低价格,比如说在现款车型的配置基础上砍掉一些锦上添花的配置,然后换装20.79kWh的大电池卖原价。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测,毕竟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分钱一分货,多出来的续航,都是要用真金白银去换的。
吉利这边也是一样的,银河星舰7 EM-i日前在工信部新车目录中,新增了一个29.8kWh的超大电池版,WLTC纯电续航最高155公里。注意是WLTC续航,而不是CLTC续航,如果按照公开的换算系数计算,银河星舰7 EM-i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应该在180公里左右。
作为参考,目前在售的银河星舰7 EM-i提供有8.5kWh、19.09kWh两个容量电池包,CLT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55公里和120公里。而且这两个续航版本也不会取消,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预算紧张但又想要体验插混的消费者准备的。
外观内饰,出行局认为新款银河星舰7 EM-i大概率是跟现款保持一致的,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动,倒是配置层面应该会跟随市场趋势配备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比如说会给到带高快领航功能以及基础辅助泊车的千里浩瀚H3方案。
毕竟,工信部在申报信息中也提到了新车将提供前风窗摄像头、后扰流板摄像头、车外摄像头等感知元器件。这样一来,星舰7 EM-i也能满足个别年轻消费者对辅助驾驶功能的需求了,市场竞争力提升不少。
其实,不管是秦L DM-i,还是星舰7 EM-i,它俩都是各自领域内比较热销的车型。至于为什么要在这个节点推出大电池版本呢?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提升市场竞争力,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纯电续航里程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特别是在10万级价位市场。其次,大电池插混(含增程)动力方案已经是广大消费者摆在明面上的需求点。
所以,在出行局看来,就在今年下半年,十万级插混市场将迎来一场“长续航大战”,届时将会有不少纯电续航超150公里的新车登台,大家不妨再等等,说不定你现在心仪的车型,接下来就要推出大电池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