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未设置支持javascript
不想打击你,网友疯夸的“脂包骨”身材其实是……
发布时间:2025-09-02 18:19:40
|
脂包骨肌肉量体脂率健康风险
|
浏览量820
·
评论2
·
点赞32
|
漫科学
|
科创扬帆,科普同行
科普图文简介:
你是完全不运动吗?

近期,捏着软软糯糯,晃一晃还像水一样会流动的“脂包骨”身材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一些高赞回复称,“感觉手感很好”“好好rua的样子”“似乎看到了我自己的胳膊”……这种像捏硅胶一样的触感,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很羡慕这种身材。

等等,朋友们先别急着羡慕。这种看似可爱的体型背后,实则为肌肉量显著不足伴体脂率超标的非健康状态。

1962803598786678785

来源:海报新闻微博号

看着瘦,其实胖得挺危险

脂包骨身材,医学上称为肌肉减少性肥胖,最典型的特征是穿衣显瘦,摸起来软乎乎:小骨架让整体线条显得纤薄,但皮下脂肪层较厚,脂肪均匀包裹骨骼,放松时像棉花糖裹着骨头,用力按压能隐约触到骨骼轮廓。

这种矛盾感的根源在于体脂率超标(女性>25%、男性>18%)的同时,肌肉量显著不足,形成瘦胖子体质。

有趣的是这类体质对温度感知也很特别对热不敏感洗澡水要很热对冷却很敏感空调冷一点就不行这是因为脂肪虽能保温但肌肉才是产热主力军

健康风险往往藏在松软的表象下这种身体组成结构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骨质疏松状态密切相关。

1.隐性代谢疾病。体脂率超标的人,内脏脂肪可能悄悄堆积,增加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甚至心血管疾病风险。部分瘦人高血脂甚至比胖人更危险——脂肪不显形,却可能在血管、器官周围搞破坏。此外,肌肉量不足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形成多吃易胖、少吃乏力的恶性循环

2.功能性缺陷。日常活动中,这类人容易气短;运动时耐力差、爆发力弱,爬楼梯都可能喘粗气。更需要注意的是,缺乏肌肉支撑的关节和骨骼更脆弱:轻微磕碰可能淤青(脂肪缓冲能力差、毛细血管脆弱),长期还可能因关节压力大引发损伤。

可见,脂包骨藏着高体脂+低肌肉的双重健康隐患:它用纤薄的骨架掩盖脂肪超标的风险,用松软的触感弱化肌肉不足的问题,却悄悄在代谢、关节健康上埋下隐患。这种,其实凶险得很。

1962803884473307137

不同年龄段的理想体脂范围。来源:深圳卫健委微博号

运动、饮食、作息,三管齐下

对于想调整体型的脂包骨人群,科学建议集中在运动、饮食和生活习惯三方面。

1.科学运动

抗阻训练:应作为核心干预方式,可从低强度弹力带训练开始,逐渐递增至器械训练,每周2–3次,以刺激肌肉蛋白质合成。

低冲击有氧活动:如游泳、骑行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且不加重关节负荷《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研究显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能明显改善体脂率。

2.合理饮食

提高优质蛋白质摄入: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1.2–1.6 g/kg,优先选择乳清蛋白、鸡蛋、瘦肉及大豆类制品,均匀分配至三餐,以达到最大化肌蛋白合成率。

补充钙与维生素D:每日钙摄入建议1000–1200 mg,维生素D 800–1000 IU,有助于骨健康及肌肉功能维持。

限制高糖与饱和脂肪:控制含糖饮料、精加工食品及高饱和脂肪食物的摄入,以改善体成分及胰岛素敏感性。

3.调整生活方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睡眠不足会扰乱瘦素和饥饿素的分泌,导致脂肪容易堆积,尤其是腹部内脏脂肪。

每晚7–9小时睡眠有助于激素调节与肌肉恢复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年累计消耗相当于慢跑200公里,可改善久坐带来的代谢问题避免不良姿势,以减轻肌肉骨骼系统的额外负荷。

1962803949627625473

来源:包图网

虽然脂包骨体质看起来很可爱,但这种,其实凶险得很。美不应该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如果你发现自己属于脂包骨体质,就不要再盲目追求更瘦了,而是要开始通过科学的方式改善肌肉量和骨骼健康,让自己从脂包骨跨界到健康肌

参考资料:

[1]胡勇.“脂包骨”如何进阶为“肌包骨”[J].大众医学,2025 (09).

[2]梅小虎.低体重人群的增肌增重方案来了[J].中国食品,2025 (11).

叶家余
陈鑫、杨建华
余师亮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创作来源: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客服
责任编辑:漫科学
评论
瓜瓜很憨
肌肉少脂肪多真不容小觑
暗夜猎手
健康比外表的瘦更重要
漫科学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