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未设置支持javascript
国际品牌的低价位强战力:微星神影16锐龙版(5060款)评测
发布时间:2025-09-01 20:23:10
|
游戏本RTX 5060Ryzen 9性价比
|
浏览量2123
·
评论3
·
点赞88
|
购机帮你评
|
关于电脑(笔记本/台式机/一体机)的购机指导、推荐,权威的评测,玩机技巧,菜鸟成长手册。
科普图文简介:
微星神影16锐龙版搭载RTX 5060与R9 7945HX,性能强劲,屏幕素质优秀,散热表现良好,国补后6319元性价比突出,适合游戏与创作兼顾的用户。

价格低,在任何时代、任何领域都是强大的竞争力,如果再加上“性能强劲”,那就有足够的说服力了——游戏本领域亦如此,(相对)低价+性能强劲,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购机者甚至可以有所妥协,接受部分遗憾点。而说到这里,就要引出本文主角:搭载RTX 5060显卡的微星神影16 锐龙版。国补后6319元(原价7899元)的它,算是国际品牌中价格不错的5060游戏本,而它还有16核32线程的强大处理器加持,基本算是“全能机型”。那么,它有什么优缺点呢?来看看评测吧。

配置与规格

■屏幕:16英寸2560×1600分辨率99% P3色域240Hz高刷

■处理器:Ryzen 9 7945HX(16C/32T,加速频率5.4GHz)

■显卡:RTX 5060(8GB)独显+Radeon 610M集显(双显三模)

■内存:1×16GB DDR5 5200(5600颗粒)(可扩展第二条内存)

■硬盘:WD PC SN5000S QLC颗粒PCIe SSD(可扩展第二根2280 SSD)

■网络:RZ616(即联发科MT7922) WiFi6E无线网卡+蓝牙+Realtek千兆有线

■接口:3×10Gbps USB大口、1×10Gbps Type-C口(PD3.0充电)、

HDMI 2.1 FRL(8K60Hz/4K120Hz输出)、RJ-45网线口、

电源口、3.5mm复合音频口

■重量:机身2.62kg(含90Wh电池)+240W适配器0.71kg

京东价格:7899元

PLUS会员:7760元

国补价格:6319元

虽有点沉,但设计有个性

微星的大部分游戏本都有个特点,就是不算轻,神影15 2025款2.62kg也如此。不过它并不会给你留下“傻大粗笨”的感觉,因为它家的外观设计都相当有特色,比如该机,D壳甚至有非常个性的非对称斜向突起设计,档次感颇强。而C面的24区键盘背光亦相当拉风,赛博感强烈。

还有个精湛细节:金属A面上看似银色的龙盾LOGO,稍微偏转一点,就会呈现多彩状态——炫!

为游戏而生的细节考量

其实只要“稍微多看几眼”,就会发现很多“为游戏而生”的细节。首先是透明的WASD按键,这是绝大部分游戏的主操控按键,即便是“游戏小白”,一看也能迅速看明白并上手。

而另一处设计是:上下左右光标键不仅是全尺寸的,且配合右置的Fn键,单手就能实现“多媒体播放/暂停、屏幕准星启用/关闭”(FPS游戏适用)等功能。而最实用的设计是“一键强冷”(风扇全速),当用户从游戏、专业设计等高负载应用状态下退出,开始打字、网页浏览等轻量级应用时,这个功能可快速降低机身的内部和C面温度,给用户的轻量级应用带来非常愉悦的温度体验。

你可能会说:唉,这右置的Fn键有些不习惯啊,不都是左置的吗?没关系,《MSI Center》控制台程序里提供了Win键和Fn键功能对调的设计。另外,还有Win键禁用功能,防止玩游戏时误触——这些都是实实在在为游戏用户考量的设计。而显卡模式切换(独显直连/混合显卡/集显模式)、笔记本合盖行为等,在《MSI Center》控制台里也能快速设置,综合来看,在“为游戏而生”的细节上,微星游戏本是做得很不错的。

接口丰富,USB大口全10Gbps

神影16锐龙版是微星旗下的主流定位机型,接口类型方面虽不及旗舰机型那么完备,但依然算得上丰富,且常用接口的布局非常考究,比如USB大口,机身左右和后侧各有一个,各类需求都能满足;而粗线缆HDMI口和RJ-45有线网口布置在不干扰用户的机身后侧。另外,但凡有的接口,规格都不含糊:比如3个USB大口皆为10Gbps高规,这在主流定位游戏本中很罕见,甚至不少品牌的旗舰机型也做不到。而HDMI口则是2.1 FRL高规,支持8K@60Hz及4K@120Hz输出。

接口层面唯一值得挑剔的是仅有一个10Gbps的Type-C口,虽实测能兼容20Gbps、40Gbps的移动硬盘盒,但当下20Gbps和40Gbps(USB4)移动硬盘盒价格已很便宜,10Gbps接口无法发挥其速度优势。

屏幕色域及色彩准确性不错

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一环,屏幕的素质是很多用户颇为在意的。我们评测的神影16锐龙版采用了AUO(友达)的16英寸240Hz高刷屏,实测达到了100%sRGB和高达99%的DCI-P3色域覆盖,要求极高的AdobeRGB色域覆盖也达到了88%,且色准表现也算不错,最小ΔE只有0.21,平均ΔE 1.09。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高刷屏上极容易出现4以上偏差的黛色,其偏差值也只有2.12,最大ΔE仅2.44,因此,综合素质是过硬的。值得挑剔的点是屏幕下部的亮度较中心区域降低偏多,但由于基础亮度够高,所以实际使用中其实察觉不出来。

RTX 5060+R9 7945HX:

游戏、专业应用一把抓

采用Blackwell架构,支持DLSS4和多帧生成技术,支持第4代RT Core和第五代Tensor Core,标准功耗115W的移动版RTX 5060独显,是RTX 50系移动显卡的最主流款型,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就不赘述啦。这里反而要多说两嘴该机的处理器R9 7945HX:

这两年游戏本市场的主力是N-1、N-2代的处理器,比如英特尔平台销售主力是10nm制程的13代、14代酷睿HX,AMD这边以锐龙7000HX、8000HX为主力。神影16锐龙版采用的是N-2的Ryzen 9 7945HX,听起来似乎“有点老”,但实则不然:一方面Ryzen 8000HX基本就是Ryzen 7000HX的马甲,可视为一代;另一方面,Ryzen 7000HX和8000HX(的计算单元部分)都是台积电5nm制程产物,其性能比隔壁的同时代酷睿HX要强得多!而R9 7945HX则是7000HX时代的旗舰款型,16核32线程,算是“游戏、专业应用一把抓”的全能选手。

先来看游戏表现。我们正好有其他两款16核32线程的Ryzen 9处理器RTX 5060游戏本,大家可简单对比一下。

注意,为了统一测试环境,也为了充分发挥专业应用性能,我们都统一在2×16GB内存环境下进行(提示:2×16GB内存相较1×16GB内存,对大型3A游戏帧速影响不大,但对网游,以及各种专业应用的性能提升很大。)

三款配置类似的国际品牌5060游戏本在3A游戏大作上成绩互有胜负,总体处于同一水平线,大家只用记住一点:2.5K分辨率下,RTX 3060就已能达成所有游戏高画质流畅(除非游戏优化极差),所以到了RTX 5060这一代,大家完全无需担心“能不能玩流畅”这个事情。即便打开非常吃硬件资源的光追特效,只要同时打开DLSS和帧生成进行补偿,也能拉出极高的帧速。

不过提醒一点,在玩3A游戏时,由于是持续高负载,所以散热风扇会最终达到全速状态,这时噪音还是较大,近机身位噪音可达60dBA+。

而解决方案是:关闭《MSI Center》中的狂暴模式开关,用“游戏模式”玩游戏,这时处理器的功率会适度降低,部分游戏帧速会有轻微下降(但无实质性影响▼),但风扇噪音会小很多,近机身位降到了56.9dBA,下降了近4dBA——这是啥概念呢?大家记住一点就好“分贝+3,能量翻番”,反之亦然!

再来看看半专业应用(照片编辑、视频编辑)以及纯吃处理器性能的专业应用表现▼。再次提醒,如今绝大部分省份已没有电脑国补了,所以,当我们以“原价”购买游戏本时,补齐内存的成本占比已非常小,建议大家一定把内存补齐到2×16GB,半专业应用和专业应用的性能会大幅提升。

对比处理器功率释放强劲(稳定103W)的12核24线程R9 7845HX处理器机型蛟龙16 Pro,神影16锐龙版依然轻松仰仗着R9 7945HX更多的核心/线程数量,在部分半专业和所有专业应用中胜出。我们想说的是:这些应用测试本身可能“专业性太强”,大家对得分也不敏感,但你只用记住一点即可:R7-7945HX处理器虽然不是当下最强的移动处理器,但依然是“准一线型号”,结合5060独显,已能轻松应对多媒体编辑方面的半专业应用,且完全能胜任学习阶段的专业应用。

散热及温度表现

最后说一下该机的散热和温度表现。神影16并未采用今年流行的内吹式散热设计,而是传统四出风口设计,不过依然采用屏幕转轴前置设计,机身后部“屁股伸出”,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用户的操控面(键盘、腕托、触控板区)远离导出热风的高热区。

另外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细节改进,比如机身尾部散热鳍片出风口的上部也开了槽,等于增加了散热通道和效率。

而要说该机的温度和散热表现,就必须先介绍该机的核心功率释放情况▼

室温24℃,狂暴模式下处理器单考,最初瞬间爆发102W,然后迅速降到92W保持稳定,处理器内部温度则缓慢提升,最终到88.1℃保持稳定,此时风扇噪音不大。你也可用Fn+光标↑键开启一键强冷,此时风扇全速转动,处理器内部温度会降至最低81.9℃——这非常适合在进行处理器专业应用时拉低温度用,但代价就是噪音提升。

狂暴模式双考36分钟,核心功率组合190W,其中,处理器功率稳定80W,内部温度95.2℃;RTX 5060独显109W,82.5℃。此时整机电表功耗已超过适配器的240W,开始从电池取电。另外风扇噪音也会达到前面说的60dBA+。

不过,此时机身C面温度依然不算高,WASD主操控区37.3℃,腕托区域不到30℃。整个C面除了顶部非键盘区域温度较高,其他大部分区域基本都没超过40℃。还要注意,复合材质的C面本身热感也不会像金属C面那样强烈,所以即便在狂暴模式下持续玩游戏,C面温度也是绝对可接受的。

当然,相信大家也看明白了:狂暴模式+持续高负载(准确说是满负载)有三个问题,第一是风扇声音大;第二是从电池取电;第三是处理器内部温度较高。而解决办法是有的:关闭“狂暴模式”,就用“游戏模式”玩游戏,这时一切问题都能解决掉▼

在游戏模式下,双考情况变成了处理器45W+独显114W,整机核心功率160W(降低了30W),整机不再从电池取电。另外,处理器的内部温度也从95℃左右狂降到80.4℃的低温范畴,对使用寿命非常有帮助。而且,风扇噪音也明显变小(前面也已提到了)——可谓一举三得,唯一就是牺牲一丁点游戏帧率。

TIPS:这一举措并不会改变长期高负载下的C面温度,因为功率降低的同时,风扇转速(散热能力)也降低了。而C面温度更多的是“积累温度”,所以持续高负载下变化并不大。

总结和购买建议

整体来看,微星的神影16锐龙版(5060款)虽在重量和通勤便利性上不算有优势,但其充满个性的设计和炫酷的键盘背光、品牌LOGO,使得该机依然颇具颜值吸引力(尤其是针对年轻人)。而它的屏幕素质,以及硬件配置、性能表现、散热表现都很不错,温度表现也完全OK。最重要的是,它有不少针对游戏的功能和便利性设计,这对提升用户体验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合理的接口布局,高规格的常用接口,也充分展示了该机的设计成熟度。结合上较便宜的价格,绝对是值得考虑的国际厂商主流价位之选。

购买建议方面:由于采用了16核32线程的旗舰级处理器,所以该机属于典型的“游戏、专业应用一把抓”机型,所以,无论从充分发挥硬件性能的角度,还是从长期使用需求进行考量,都建议购买后立即扩容到2×16GB内存。

创作来源: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客服
责任编辑:漫科学
评论
一叶知秋
RTX5060加R9,这配置真顶
趣话小天才
一键强冷很贴心,降温迅速
微光
内存单条起步,建议直接加满
漫科学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