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未设置支持javascript
1.2万亿投入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这个世界级难题中国要这样解
发布时间:2025-08-20 09:31:54
|
雅鲁藏布超级工程清洁能源隧洞引水
|
浏览量2171
·
评论0
·
点赞103
|
漫科学
|
科创扬帆,科普同行
科普图文简介: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破土动工,总装机达6000万至8100万千瓦,规模超3个三峡,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技术,投资约1.2万亿元,建成后年发电近3000亿度,2035年全面投产,将点亮半个中国。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超级水电工程,来了!

近期,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正式破土动工的消息,吸引了全球目光。这座计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8100万千瓦,相当于3个多三峡工程规模的超级工程,一旦全面建成,无疑将强势登顶人类水电建设规模的巅峰。

如此重磅的工程,为何直到今天才真正开始建设?

1957735783398494210

源:包图网

雅鲁藏布江为什么是天选之河?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脉。这条被誉为“天河”的神奇河流宛如一条银色巨龙,自西向东奔腾,横跨西藏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等四个地市,最终在巴昔卡附近挥别祖国,流向印度和孟加拉国,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

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地方蕴藏的水能极其惊人!

雅鲁藏布江流域干流理论蕴藏量近8000万千瓦,其下游的大拐弯地区更是“世界水能富集之最”,在50公里直线距离内,形成了2000米的落差,汇集了近7000万千瓦的技术可开发资源,规模相当于3个多三峡电站。

想想看,水从那么高的地方冲下来,带着巨大的势能,不用来发电真是太可惜了。

其中,大拐弯地区位于派镇到墨脱县河段内,该段工程也被叫做墨脱水电站,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的主体工程。

也正是因为其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关于建造这座水电站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几十年。但直到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才明确提出,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2024年12月,项目获国家核准。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工程列入年度计划。2025年7月,工程破土动工。

与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并列,可见其重视程度之高。

1957735845281255425

源:全景历史地理

脑洞大开的“截弯取直、隧洞引水”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筹备工作,远比大众想象的更为深远和缜密。

工程采用的“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看似创新大胆,实则历经了长期的技术验证,2007年动工的锦屏二级水电站便是这一技术的“缩小版试验场”。这座装机容量480万千瓦的水电站同样采用长隧洞引水发电方式,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成功运行了十余年,为雅鲁藏布江工程积累了珍贵经验。

公开文献表明,早在2009年,中国科研单位就已开展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规划的地质专题研讨,这意味着相关科学评估至少持续了16年之久。

在此期间,工程师们对喜马拉雅地震带的地质风险、高原极端环境下的施工挑战、跨境河流的生态影响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每一项数据、每一个模型、每一套方案都经过反复斟酌,确保工程在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之间达成最佳平衡。

但即便如此,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也面临高难度开发困境。

墨脱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该县曾被称作“世界孤岛”,1975年开始修公路,一直到2013年才通车,早先因为大雪封山,一年只能通车4个月,后来修了一条隧道,这才把通行时间增加到9个月。

并且,该区域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合部,地震频发且震级高,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同时,墨脱水电站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大转弯处,周边全是原始森林,峭壁耸立,地质环境十分复杂。

如果按照三峡大坝那样的传统方式,在山间修建高坝蓄水,就需要搬迁居民。这样一来,不仅成本投入高,更要命的是,由于抗震要求极高,后期维护成本也是天文数字。

面对这个世界级难题,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方案:不建传统的高坝,而是在南迦巴瓦峰北侧修建隧洞发电机组,把雅鲁藏布江70%的水流通过隧洞引走发电,剩下30%按原河道正常流淌。

说白了,就是让水走“高速公路”去发电,既避开了复杂的地形,又最大化利用了水能资源。

1957735870249947137

图源网络

据公开资料显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建成后,每年可提供近3000亿度清洁、可再生、零碳的电力,可满足近4亿人的生活用电需求,计划2030年实现首机发电,2035年全面投产。

十年之后,来自雅鲁藏布江畔的清洁水电,将照亮半个中国大地。

参考资料:

[1]武魏楠.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中国万亿元级清洁能源战略启幕[J].能源,2025 (07).

[2]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面临多项关键技术挑战[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5,45 (07).

叶家余
陈鑫、杨建华
余师亮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创作来源: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客服
责任编辑:漫科学
评论

暂无评论

漫科学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