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未设置支持javascript
“气道守卫”当呼吸在夜间悄悄停止 揭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无声威胁
发布时间:2025-08-15 14:54:00
|
OSAHS鼾声缺氧呼吸机
|
浏览量4213
·
评论0
·
点赞202
|
漫科学
|
科创扬帆,科普同行
科普图文简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鼾声背后的“健康杀手”,表现为夜间呼吸暂停、缺氧,日间嗜睡,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肥胖、打鼾、晨起头痛者应及早筛查,多导睡眠监测为诊断金标准,持续正压通气(CPAP)、减重、侧卧等可有效治疗。

在《哪吒魔童闹海》的奇幻世界中,无量仙翁因门卫工作时间“开小差、打瞌睡”且嘲笑自己的面目全非,而罚其沉睡十年。现实中,我们呼吸科医生也常遇到类似“沉睡”困境的患者——他们并非因懒惰嗜睡,而是被一种名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疾病所困扰。

如何判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HS是一种因上呼吸道阻塞导致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夜间反复呼吸暂停(≥10秒)和低通气,伴随血氧饱和度下降。简单来说,就是气道在睡眠时“塌陷”,导致“憋气”甚至“憋醒”,仿佛被施了“睡眠魔法”。目前,全球约10亿人受其困扰,男性、肥胖者、长期饮酒者、中老年人群风险更高。

OSAHS的“典型作案手法”

尤其是在夜间“开小差” 鼾声如雷却突然中断,伴随喘息或窒息感,可能反复发作30次/小时。夜间频繁翻身、多汗、夜尿,甚至被憋醒后惊恐坐起。此外,在白天“打瞌睡” 嗜睡如命,晨起头痛、口干,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长期缺氧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有这些“伪装者”特征 肥胖、颈围粗大、下颌后缩、扁桃体肥大等人群更易中招。

OSAHS的“连锁反应”

OSAHS不仅是独立的疾病,更是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的“导火索”。它的危害远比“打鼾”更深远。它不仅是高血压的“幕后推手”,更是慢性肾病的“加速器”。据研究,约50%的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且晨起血压波动更大,被称为“清晨杀手”。在低氧血症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肾脏微血管损伤让肾功能恶化,OSAHS患者患慢性肾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倍以上,尤其在肥胖人群中更为显著。

此外,OSAHS糖尿病患者也会导致缺氧干扰胰岛素分泌,让胰岛素抵抗加重,血糖失控。据临床数据,合并OSAHS的糖尿病患者降糖难度增加30%。也有可能让心脏病患者反复缺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冠心病风险翻倍。

如何揪出“睡眠杀手”

目前,多导睡眠监测(PSG)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可同步记录脑电波、呼吸、血氧等数据,精准计算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每小时暂停+低通气≥5次即确诊)。除了确诊以外,PSG还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缺氧的严重程度,进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OSAHS

1. 一线疗法:无创呼吸机(CPAP)通过持续正压气流撑开气道,恢复正常通气,改善缺氧,效果立竿见影,但需长期坚持使用。

2. 手术“对症下药” 针对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解剖异常,耳鼻喉科可行手术治疗,如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

3. 轻症患者的“秘密武器” 轻症患者可尝试口腔矫治器,可前移下颌,扩大气道空间。同时,行为干预如减肥、侧卧睡姿、戒烟酒,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如何预防OSAHS

1. 控制体重:肥胖者减重可减少颈部脂肪对气道的压迫。

2. 调整睡姿:仰卧易致舌根后坠,侧卧可降低30%风险。

3. 避免诱因:睡前禁酒、慎用镇静药,保持鼻腔通畅。

4. 高危人群筛查:长期打鼾、高血压、晨起头痛者建议定期做PSG,做到早筛、早诊、早治。

如何打破OSAHS 认知误区

1. 误区一:打鼾=睡得香

仅40%打鼾者是“单纯性鼾症”(不伴有呼吸暂停和明显缺氧,对身体无明显损害),其余可能已患OSAHS(伴有呼吸暂停和明显缺氧,对身体损害大)。

2. 误区二:呼吸机有依赖性

无创正压呼吸机是OSAHS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与我们理解的药物依赖不同,呼吸机是“物理支撑”,帮助我们在睡眠时打开气道,防止气道塌陷引起的慢性缺氧,停用后症状会复发。

3. 误区三:轻症无需治疗

即使AHI<15次/小时,长期缺氧仍会增加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风险。因此,一旦确诊OSAHS,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规范治疗。

OSAHS并非“睡梦中的玩笑”,而是隐藏在鼾声中的“健康杀手”。若您或家人出现“夜间憋醒、白天嗜睡”等症状,不妨做个睡眠监测,揭开“打鼾”背后的真相。毕竟,安稳睡眠才是健康生活的“第一生产力”!


张男 张凤 郭书哲
陈鑫
余师亮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创作来源: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客服
责任编辑:漫科学
评论

暂无评论

漫科学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