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未设置支持javascript
变“废”为宝!海洋垃圾制衣、“污水”冲咖啡都实现了
发布时间:2025-07-01 17:42:20
|
循环经济变废为宝污水处理绿色转型
|
浏览量3728
·
评论7
·
点赞173
|
漫科学
|
科创扬帆,科普同行
科普图文简介:
循环经济助力绿色发展,变废为宝成效显著。

目前在全国各地,循环经济带来的效益越来越明显,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应用实现“变废为宝”。

1939969948544598017

变废为宝绿色循环把资源“吃干榨净”

在福建联合石化的生产车间,使用过的塑料包装膜在这里经二次加工,变为高质量的环保薄膜。这些产品通过了国家食品级认证,突破再生膜食品级认证的障碍。

曾被视为工业排放“负担”的二氧化碳,如今在创新技术的推动下,正成为绿色发展的“资源”。在大庆榆树林油田,工作人员通过向地下油井注入二氧化碳,为难开采油田“提效”,今年已注入超7.46万吨,增产原油1.94万吨。

循环利用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工业领域,更走进了日常生活。在浙江嘉兴的一家再生材料科技企业,设计师们正忙着打版裁剪新一季时装样衣。今年夏天推出的新款T恤,每件都含有约70克源自海洋废弃渔网的再生材料。这类融入环保理念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

“三重循环”体系“污水”转一圈就能喝

在江苏宜兴,一座形如“三叶草”的建筑群正颠覆人们对污水处理厂的认知——这里没有刺鼻气味和机器轰鸣,取而代之的是咖啡香气、试验田里的农作物和直饮“永续水”。作为全国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它通过水质循环、能量循环、营养循环的“三重循环”体系,将污水彻底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在水生态领域的一项新的探索。

这些能直接饮用的水,其“前身”是城市生活污水。这座概念厂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每日可处理2万吨生活污水,出水水质不仅优于太湖流域最严格的排放限值,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其中对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的去除率超过99%。

三峡集团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厂长周振介绍说,在这里,污水不仅可以直饮,还可以冲调咖啡、酿造啤酒,展示着未来污水利用的多重可能。

传统污水处理厂是能耗大户,而概念厂的有机质协同处理中心却变废为能。污泥、蓝藻、养殖垃圾等在此混合发酵,每日可产生5000立方米沼气,驱动发电机组每日发电1.2万千瓦时。满负荷运行时,全厂能源自给率达100%,颠覆了行业“以能耗换水质”的传统模式。

污泥经沼气发电后的沼渣并未终结使命,它们被制成营养土,供给厂区30亩果蔬田与40亩稻麦试验田。“污染物、沼气、营养土、农作物”的闭环,让营养物质重归自然循环。

如今,该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00吨,营养土还田降低化肥使用量20%,为太湖流域提供“厂—河—湖”协同治理新范式。

循环经济让资源“活”起来

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碳达峰十大行动”的核心举措,正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关键支撑。

目前我国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不断健全,在工业节水领域,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4%,提前完成国家目标;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突破4亿吨,废钢铁回收量达2.46亿吨。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在企业、园区、社会层面形成一批典型模式。随着数字技术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发展,“互联网+回收”等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据统计,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逐年扩大,已经由2015年的约2万亿元发展到2023年的4万亿元。到2025年,该产业产值有望突破5万亿元。未来循环经济将朝着数字化、协同化、国际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
叶家余
陈鑫
余师亮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创作来源: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客服
责任编辑:漫科学
评论
滑稽小天才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前景广阔
兰心
循环经济真是环保又经济
烟雨过客
这样的绿色技术值得推广
书韵墨香
污水直饮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雷神之锤
再生材料走进时尚圈真酷
诗韵轻吟
二氧化碳也能变资源真厉害
超时空战士
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有希望
漫科学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