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脚步日益临近,回想起往昔那些骄阳似火的日子,你悠闲地走在树下,或许会突然感觉有水滴落在身上。你下意识抬头看看天空,并未下雨,再瞅瞅附近的空调外机,似乎也不是空调水。那这莫名出现的水究竟从何而来?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它极有可能是蝉尿。
蝉也会尿尿?没错,不过蝉尿与我们人类所熟知的尿液大不相同。“蝉尿”由蝉吸取树汁转化而来,其中95%为水分,其余则是植物汁液中的糖分等有机质成分。通常情况下,接触到人体不会引发过敏等症状。
为了获取足够的营养,蝉就不得不大量吸食树木汁液。据研究,一只成年蝉每天吸食的汁液量相当可观。如此大量的汁液进入蝉的体内,多余的水分就必须被排出体外,这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蝉尿”。蝉的排泄系统相对简单,它们没有像人类一样专门的泌尿系统,而是通过马氏管来完成排泄过程。马氏管位于蝉的消化道后端,能够收集血淋巴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并将其转化为尿液,最终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当大量蝉聚集在同一棵树上吸食汁液时,它们排出的尿液就会如同细雨般纷纷洒落。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某些树下会频繁感觉到有水滴落下。而且,蝉尿中除了水分,还含有一些从树木汁液中摄取但未被完全利用的物质,比如少量的糖分等。这些物质可能会让落在身上的蝉尿有一种黏黏的感觉。
图源:Jelbuilder
有时,人们为躲避尿液,看到树上有蝉便快步跑过,却发现被淋到的概率反而更高。这是因为蝉被“吓尿”了。蝉深知体重越轻飞越快的道理,当察觉到有物体突然逼近,容易产生应激反应,通过加速排泄来减轻身体重量,从而实现快速飞离。就像路边常见的黑蚱蝉,在自己逃离时还会发出短促而尖锐的蝉声,招呼同伴一同快跑。所以,当有人快速经过时,常常能看到一树蝉边飞边尿的有趣场景。
通常,我们遭遇的可能只是几滴蝉尿,而在一些地方,相关情景则显得颇为夸张。在美国15个州的林地、公园等地,曾出现数万只“17年蝉”。这些蝉聚集在一起,发出的蝉鸣声成为噪音,给当地居民带来诸多困扰。不仅如此,大量蝉爬上树后,人们竟然在晴天遭遇了“下雨”。经生物学家研究发现,这并非真正的毛毛雨,而是蝉尿。在秘鲁,有一棵树因偶尔“降雨”,被当地人尊称为“哭泣树”,直至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揭开真相——原来是树上众多蝉在撒尿。在国内,类似情况也多次出现。比如,有网友分享,厦门大学芙蓉隧道前的一棵树下,大晴天时整棵树“尿如雨下”。至于蝉为何会在这棵树上集体“滋尿”,厦大生物系副教授罗大民表示,或许与校园内蝉的数量、品种,所种植的树木,以及蝉是否受到外界惊吓等多种因素有关。蝉比较青睐盆架子、台湾栾树等树种,而像“皮厚”的棕榈科大王椰子树等,一般很难看到蝉的身影。
图片来自网络
有网友觉得,淋到身上的几滴蝉尿,虽伤害性不大,却感觉“侮辱性”极强,那么有没有办法控制夏蝉的数量。但也有人却认为,能听到蝉鸣,实则表明城市生态环境良好。虽说“蝉尿”听起来让人感觉不太舒服,但实际上这种液体无毒无害,主要成分是水,只是经过了蝉的消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它甚至比自然降落的雨滴更干净。
毕竟,如果某一个夏天我们再也听不到蝉鸣了,那就意味着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恶化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而且,蝉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肩负着传播花粉、促进植物繁殖的重要使命。尽管蝉会吸食树汁,可对于树木而言,其吸食的量简直微乎其微。更何况,成虫蝉的寿命仅仅只有一两个星期,要是为了去除蝉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实在过高,并且还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难以预估的负面效应,实在是得不偿失。
参考资料:
[1]Challita,E.J.,&Bhamla,M.S.(2024).Unifyingfluidicexcretionacrosslifefromcicadastoelephants.Proc.Natl.Acad.Sci.U.S.A.,121(13),e2317878121.doi:10.1073/pnas.2317878121
[2]Daniel,A.(2024).Scientistsstudiedhowcicadaspee.Theirinsightscouldshedlightonfluiddynamics.NPR.Retrieved
记 者:卢婷婷
编 辑:叶家余
主 编:陈 鑫
总编辑:余师亮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