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外面的饭菜吃完后总是会感到口渴,即使是猛灌白开水也不解渴,一些麻辣鲜香的粉、面、麻辣烫更是重灾区。是厨师把盐或味精放多了吗?都不是,原因可能出在“乙基麦芽酚”上。
那么,“乙基麦芽酚”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乙基麦芽酚:添加剂中的“变色龙”
乙基麦芽酚,对于非餐饮行业的朋友可能不是很熟悉,但“一滴香”的江湖名号大家都有所耳闻。“一滴香”以及各种“增香剂”的主要成分就是乙基麦芽酚。
乙基麦芽酚,又称3-羟基-2-乙基-4-吡喃酮,分子式为C7H8O3。不同于麦芽酚,迄今为止,乙基麦芽酚并不存在于天然物质中,它必须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产生。
乙基麦芽酚主要分为纯香型、焦香型和特醇型。纯香型的乙基麦芽酚以柔和的果香和奶香为特点;焦香型的乙基麦芽酚具有浓郁的焦糖香味;特醇型的乙基麦芽酚则以其高纯度和独特的香气,适用于提升高档肉制品的香味。
乙基麦芽酚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堪比变色龙,包括但不限于乳制品、甜食、烘焙食品、糖果、调味品、肉制品等。在乳制品中,它可以增强产品的奶油口感和特定风味特性;在甜食中,它可以提升香草和巧克力布丁的香味,减少淀粉味;在烘焙食品中,它可以作为理想的增香剂,提升蛋糕等产品的口感;在糖果和巧克力产品中,它可以提高富脂的香滑口感,减少苦涩味;在调味品和酱类中,它可以增加甜味和香气,降低酸刺激味;在肉制品中,它可以与添加剂配合使用,提高肉制品的色泽和风味。
尽管乙基麦芽酚具有许多优点,但它的使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例如,根据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乙基麦芽酚不允许添加至新鲜菜肴中。此外,一些食品标准也规定了乙基麦芽酚在特定食品中的含量限制,以防止不法商家利用其增香特性进行掺假。
乙基麦芽酚的添加量一般在0.003%左右,具体用量需根据产品类型和所需效果调整。乙基麦芽酚的推荐使用量因食品种类而异。在调味料中,乙基麦芽酚的用量范围可能在20-60ppm;在肉类和鱼类加工品中,用量可能在60-130ppm。这些用量都是通过实验确定的,旨在达到最佳的增香效果,同时避免过量使用。
(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在一些食品中的参考用量。
图源《多功能增香剂——麦芽酚与乙基麦芽酚》
作者:杨海燕)
乙基麦芽酚的滥用
尽管有食品规定乙基麦芽酚的适用范围及使用量,但这玩意儿成本不高却增香效果显著,所以现实中,乙基麦芽酚滥用非常普遍。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增香剂,人体过量摄入无疑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有研究表明,过量食用乙基麦芽酚会对人的肝脏、肾脏产生不良影响,会加重人体肝、肾负担,长期摄入能引起肝、肾功能的衰退,严重的甚至造成肝、肾损伤。
同时,过量食用乙基麦芽酚,还会对部分人群的骨骼造成影响,使骨骼变得更加脆弱,或者出现关节提前退化、骨质疏松、骨骼和关节提前脆变、癌变等,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此外,部分敏感人群过量摄入乙基麦芽酚还会发生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副作用。
为了减少乙基麦芽酚的危害,建议尽量少吃外食,并多吃富含钾的食物,香蕉、土豆、菠菜和黄豆都是高钾的食物,适量食用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代谢乙基麦芽酚。
尽管乙基麦芽酚对食品工业的贡献巨大,但其使用必须在严格的安全标准框架内进行。如果乙基麦芽酚的添加量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并且摄入量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显著影响。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辨别不了“猛下料”的无良商家,那就在食用加工类食品时,注意查看包装说明,尽量选择添加剂含量少的食品。
参考资料:
[1]杨海燕.多功能增香剂——麦芽酚与乙基麦芽酚[J].中国食品工业,1998,(11):29-31.
[2]穆旻,郑福平,孙宝国,等.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的合成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006,(01):407-410.
记 者:叶家余
编 辑:卢婷婷
主 编:陈鑫
总编辑:余师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