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未设置支持javascript
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什么要把它“围起来”
发布时间:2025-01-01 11:35:39
|
生活农业
|
浏览量1260
·
评论8
·
点赞32
|
漫科学
|
科创扬帆,科普同行
科普图文简介:
给沙漠“锁边”,难在哪儿?又有何意义?

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什么要把它“围起来”

据新华社报道,不久前,我国科研团队与自然保护力量携手,成功实施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生态壮举: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区域进行了科学封育与生态修复,对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荒漠化治理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更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总面积约为33.76万平方公里,环沙漠一圈的长度是3046公里。

那么,给沙漠“锁边”,难在哪儿?又有何意义?

1873978720392110081

工人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后河坝沙漠阻击区补扎草方格(2024年1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给沙漠“锁边”,难在哪儿?

从地图上看,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从南、西、北三面环绕成一个巨大的口袋,东部季风送来的暖湿气流早在数百公里外的地方就被“消耗”殆尽,高耸的天山山脉又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塔里木盆地中心诞生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千百年来,沙漠随风向变化不断侵蚀绿洲,如何固沙治沙、锁住沙漠是新疆最大的生态课题。

给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可以理解为在沙漠边缘建起一道绿色屏障,阻挡风沙对绿洲的侵蚀。但“锁边”并不容易。

首先,大,是“锁住”茫茫沙海的头号难题。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沙漠面积的约76%、占全国沙漠面积的约49%,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三省面积的总和。其中,流动沙丘的面积约25.84万平方公里,沙丘最高处可达300米左右,相当于一幢约100层楼高的摩天大厦。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大风速可达8级以上。沙漠地表因风蚀形成不同样貌的沙丘,新月形沙丘链、线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鱼鳞状沙丘群……类型复杂多样。

其次,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增大造林种草难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毫米~80毫米/年,而同为“三北”区域的内蒙古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8毫米/年,甘肃约300毫米/年,山西约508毫米/年。

最后,更让人头疼的是漫漫黄沙形成的沙尘暴。

据了解,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子粒径小,白天太阳暴晒以后地表温度非常高,从西边进来的冷空气和东北方向进来的空气极易形成空气对流,就会形成风,非常容易形成沙尘暴,治理难度大。

千百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受风向影响,逐步南移,流动沙丘吞噬城镇,留下了尼雅、丹丹乌里克、阿克色皮力等古城遗址,它们曾经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更提醒着世人要代代接力确保沙源不扩散,筑牢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这道保卫家园的绿色屏障。

1873978772015603713

给沙漠“锁边”,有何意义?

大面积沙漠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扩侵现象,这种现象是指在定向风的作用下,沙漠的移动趋势倾向于风向的方向,不断迁移的扩张流动。即沙漠一旦形成,除非长期新增大量降水,否则没有人类干预,其面积也会扩大。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就一直在增大,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面积扩大了10%~16%。

“锁边合龙”,就是说在沙漠周边通过种植树木等方式,形成一个防护圈,让沙漠无法再扩张,保护住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空间。等沙漠面积稳定后,就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治理。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锁边”合龙最后的点位,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目前,在于田县用到的“锁边”植物主要有五种,梭梭、柽柳、酸枣、沙枣、玫瑰。梭梭和柽柳的根部可以嫁接肉苁蓉,当地人也把肉苁蓉称为“沙漠人参”。酸枣和沙枣不仅有食用价值,还有药用价值。

可以说,种植在沙漠中的这些植物浑身都是宝,而它们也成了人们防沙治沙的“法宝”,有了它们,治沙才有可持续性。

据了解,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增加空白区“合龙”处的宽度,巩固提升“锁边”成效,努力打造全国防治荒漠化的典范,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新疆力量。

1873978827749515266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

11月25日,国家林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荒漠化综合防治和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参考资料:

[1]吴铎思.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绿色“围起来了”[N].工人日报,2024-12-28(003).

[2]邢瑜,柳本立,马涛,王伊蒙.2000—2023年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核心区风蚀起尘量变化[J].中国沙漠,2024,44 (06).

[3]崔桂鹏,肖春蕾,雷加强,李晓松,包英爽,卢琦.大国治理: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选择与未来愿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 (07).

创作来源: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客服
责任编辑:漫科学
评论
晨跑小子
沙漠锁边,实乃壮举!元芳钦佩!此视频真是令人热血沸腾!
可爱布丁
生态造林,防风固沙,绿进沙退,科学规划,才能锁住沙漠。这工程里可是有着不少高科技的,像什么智能监测之类的。
星尘神秘占星师
治理沙漠不能只靠“围堵”,得给沙漠留条“活路”,得用“生态治沙”的思路,让沙漠和绿洲和谐共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啊。
暖阳精灵宝贝
这个必须点赞,造福子孙的伟大工程。
暗夜追光者
沙漠治理关键还得看生态,得种树、养土、调水,不然光围起来,沙漠里还是一片荒凉,得走生态修复这条路,才能真正变绿洲。
诗韵清欢
不要说绿化沙漠了,保护森林很重要,每年大量的砍伐,给多少钱我都不种树了,我们种树不为别的,只为了生存。
趣逗小呆瓜
锁边合龙是壮举,但也得警惕“人定胜天”的傲慢。沙漠治理得科学,得尊重自然规律,不然辛苦几十年,一场大风就能回到解放前。
素笺淡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竟源自此地。围起来,是保护自然,也是保护咱江湖人的家啊。
漫科学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